相关问答
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债权债务合法,即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的债权; 第二、债务人存在不当处分财产...
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应当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一、债权债务合法,即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债权; 二是债务人有不当处分财产或放弃到期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撤销权行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客观条件,实施了有害于债权人的行为,比如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此处所说的处分是指法律上的处分。具体包括: 1、放弃到期债权,也就是说,债权到期后明确表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 2、无偿转让财产,如将财产赠与给他人; 3、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需要指出的是,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必须已经成立或生效,其财产将要或已经发生了移转,债权人才能行使撤销权。同时,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将明显有害于债权人。所谓明显有害,是指债务人在实施处分财产行为后,已不具有足够的资产清偿对债权人的债务。如果债务人仍然有一定的资产清偿债务,不能认为债务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第二,主观条件,指债务人与第三人具有恶意,所谓恶意是指债务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处分财产的行为将导致其无资产清偿债务,从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仍然实施该行为。至于第三人是否具有故意损害债权人的意图,或者是否曾与债务人恶意串通,在确定第三人的恶意时不必考虑。另外,撤销权的行使必须由享有撤销权的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
撤销权的成立一般应具备以下要件: 1、须实施了一定的有害于债权人债权的行为。首先,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其次,债务人的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再次,债务人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已经或者将要严重损害债权,即债务人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已经或将要导致的债权的不能实现。 2、须债务人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时具有恶意。有偿行为的撤销,以恶意为要件;无偿行为的撤销,不以恶意为必要要件。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关于撤销权的性质,有请求权说、形成权说、责任说、折衷说等不同的学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