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人认为,是附期间的法律行为。原因:人固有一死,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而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有可能所附条件不可能达到。...
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除的依据。这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期限的法律行为。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九条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的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第九十二条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超过额定乘员20%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30%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有前两款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 运输单位的车辆有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情形,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讨论减刑制度,要根据我国刑法第78条第1款的规定,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制度。减刑具有以下特征: (一)减刑以判处并执行了一定刑罚为前提 犯罪人被判处一定的刑罚,将刑罚付诸执行,即开始了行刑过程。减刑是一种刑罚变更制度,只有在原判刑罚执行了一定期限以后才存在刑罚变更的可能性。 (二)减刑以受刑人有悔罪表现为根据 刑罚执行期间,并非所有受刑人都能享受减刑的待遇,减刑是以受刑人在行刑期间的悔罪表现为根据的,减刑制度体现了教育刑的理念。根据报应刑主义,刑罚是对犯罪的报应,任何刑罚都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无论犯罪人在行刑期间表现如何,都不允许减刑。换言之,减刑的思想与报应刑主义是格格不入的。而根据教育刑的思想,行刑过程是对受刑人进行教育改造的过程,根据受刑人在行刑期间人身危险性的消长情况,可以予以减刑,从而作为对受刑人的悔改表现的一种肯定与鼓励。因此,减刑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刑事政策理念。 (三)减刑具有一定的限度 减刑只是对原判刑罚的一种调整,而不是对原判刑罚的否定。因此,减刑须有一定的限度,以维护原判刑罚的稳定性。减刑的限度表明了报应因素对减刑活动的制约性,因而有利于实现惩罚与改造相统一的行刑原则。
路氹城工伤认定期限规定为: 1、工伤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提交补正材料通知书》; 2、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行政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38人已浏览
223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