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收取诉讼费用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案件审理终结时,诉讼费用根据具体案情,分别依下列原则负担:(一)败诉人负...
事实证据是案件的关键,如果法院判定拖欠工资的事实证据属实,这样的话,法院就会在判决书里写明诉讼费必须由拖欠工资的老板(或者公司)承担全部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诉讼费收费办法,离婚案件争议标的额在一万元以下的,法院收五十元(但一般收取三百至五百元)的诉讼费用。如果涉案金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法院要加收1%的诉讼费。在立案时出于省费用的考虑,有的当事人将争议财产金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少交诉讼费。但是如果法院一旦决定处理实际财产,通常会让当事人补交诉讼费的。当然,一旦通知补交,一般意味着法院判离的可能性较大。最终,法院会考虑双方分得财产的多少,由双方分担诉讼费用。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二、同等对等原则。同等原则是指一国公民组织在其他国家进行民事诉讼时,享有与其他国家公民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平等原则是指一国法院在民事诉讼中限制其他国家公民组织的诉讼权利,其他国家法院也限制其公民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3、法院调解原则,《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4、辩论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院的主持下,就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说明和论证自己主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反驳对方的意见和主张。5、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分其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6、检察监督原则是指检察机关有权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7、支持起诉原则是指支持受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人已浏览
1,255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