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我国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没有规定婚前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那...
现实生活中,签订婚前协议的人越来越多,这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人们纷纷的质疑道,这签订的婚前协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如何来确定是必须需要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婚前财产协议是可以不公证的,只要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相关规定,该书面协议无论是否做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但是,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证明力上更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婚前财产协议只要满足了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即使不公证也是有效的。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公证,公证与否并不影响婚前财产协议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多数再婚者再婚前会有个人积蓄,有的还会有工厂、店铺等固定资产。为了保持经济上的合理平等以及防止婚姻破裂而引发经济纠纷,双方或一方婚前财产较大的再婚家庭,宜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从而避免纠纷,更好地维护家庭和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6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