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嘱无效或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嘱可能会因以下几种情形导致无效: 一、遗嘱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如果是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因此一旦违反上述规定,将会导致遗嘱无效。 二、主体不符合法定条件 遗嘱同其它民事行为一样,对主体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如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或是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所订立遗嘱无效。 三、遗嘱的客体存在瑕疵而导致遗嘱无效,如立遗嘱人对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不具有所有权、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在立遗嘱人生前即灭失等情形下,自然不会产生遗嘱人在遗嘱中希望达到的法律后果。 四、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遗嘱无效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如果遗嘱,则遗嘱中对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 五、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在以下情况下会导致遗嘱无效:遗嘱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遗嘱人是在受欺诈、胁迫的情形下定立的;遗嘱是伪造的;遗嘱被篡改的;见证人不适格等。
由于遗嘱继承人的原因导致遗嘱无效的 基于遗嘱继承人的原因而导致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2、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 3、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而死亡的。 严格来说,这些情况下是由于遗嘱继承的原因导致遗嘱的相应内容无法实现,并不是遗嘱无效。但是,这些情况下和遗嘱无效的结果一样,我们也将其归类在遗嘱无效的情形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