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 2、适用的法律不同。...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建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关系的通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雇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由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劳务关系属于民事关系的一种,是指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接受劳务并支付对价而相互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劳动关系适用《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劳动仲裁不需要提前约定仲裁条款,劳动关系约定仲裁协议后才能申请仲裁。
劳务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在人身上不具有隶属关系。 工作风险一般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但由雇工方提供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基于民事法律规范成立,并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保护。 主体具有不特定性,提供劳务方和用工方都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是其他组织。 一种准劳动关系。 用工方不具备劳动法中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或者具备主体资格但工作内容具有临时性。 由用工方提供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根据用工方的指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由用工方承担在劳作过程中人身伤害的风险。 因此,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是基于民法中“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请求赔偿的,而不是基于劳动法中的工伤赔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9人已浏览
439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6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