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逃逸判三缓五,3年以上,并处以相应的罚金,你说的这是如果没和受害者的家属谈好,最少4年并民事赔偿20万以上,判刑本来就是刑事附带民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三人以上死亡,对事故承担同等责任;(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的,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法赔偿30万元以上。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事故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毒后驾驶机动车;(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的;(3)知道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部件失灵的机动车辆驾驶的;(4)明知是无证或报废的机动车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为逃避法律而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第三条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的行为。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一般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避法律调查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