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下载手机APP个人所得税进行申报; 2、登录各省电子税务局网站申报办理; 3、填写电子信息表; 4、到税务部门填写纸质信息表。...
特别追加扣除是为了计算税金应纳税额,扣除5000个征收点以外的儿童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费用,扣除这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表头项目填写日期:纳税人填写本表时的日期。扣除年度:填写纳税人享受特别附加扣除的所属年度。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纳税人识别号码:纳税人持有中国居民身份证的,没有填写市民身份号码的市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给予的纳税人识别号码。(2)表内基础信息栏纳税人信息:填写纳税人有效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地址、联系方式。其中,手机号码是必要的项目。纳税人配偶信息:纳税人有配偶填写栏,没有配偶就不填写。具体填写纳税人配偶姓名、有效身份证名称和编号。(3)表内各栏住房贷款利息①住房地址:填写最初贷款住房的详细地址,具体到楼门号。 产权证号/不动产登记号/商品房买卖合同号/预售合同号:填写首套贷款房屋的产权证,不动产登记证,商品房买卖合同或预售 合同中的相应号码。购买的住宅取得住宅生产票的,填写生产票号码和房地产登记号码的购买住宅还没有取得住宅生产票的,填写商品的住宅买卖合同号码和预售合同号码。②本人是否借款人:根据情况选择是或否,在对应框内打√。本人是借款人的情况,包括本人独立贷款和配偶共同贷款。如果选择“否”,则表头位置须填写配偶信息。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贷款,且婚后分别扣除 50%:按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并在对应框内打“√”。该情形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前各有一套首套贷款住房,婚后选择按夫妻双方各 50%份额扣除的情况。不填默认为“否”。③公积金贷款|贷款合同编号:填写公积金贷款贷款合同编号。④商业贷款|贷款合同编号:填写与金融机构签订的住房商业贷款合同编号。⑤贷款期限(月):填写住房贷款合同上明确记载的贷款期限,按月填写。⑥第一次偿还日期:填写住房贷款合同中明确记载的第一次偿还日期。贷款银行:填写商业贷款的银行总行名称。(4)扣除义务人信息纳税人选择在任职员工处理特别扣除的填写栏。扣除义务人姓名、纳税人识别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扣除义务人在工资、工资收入扣除扣除个人所得税时特别扣除的,填写扣除义务人姓名的全名和纳税人识别号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1、对于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对于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明书的年份,按3600元定额扣除。3、大病医疗:在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医疗费用支出,扣除医疗保险清算后的个人负担(指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自费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纳税人在年度清算时,在80000元的限额内实际扣除。4、住房贷款利率: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配偶购买中国国内住房,发生的第一笔住房贷款利率支出,实际发生贷款利率年度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第一次房贷的利息扣除。本办法称首套房贷是指购房享受首套房贷利率的房贷。5、住房租金: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所有住房的住房租金支出,可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单列市和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二)除第一个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己的住宅,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己的住宅。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6、对于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平均分配或约定分配,也可以由赡养人指定分配。约定或指定分配的,必须签订书面分配协议,指定分配优先于约定分配。具体的分配方式和金额在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51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2,759人已浏览
6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