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道德和法律责任,他们有义务履行。根据《民法》的明确规定,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公安局或...
民法典规定的抚养义务是监护人的法定职责,但若父母有能力抚养子女但拒绝抚养,则他们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未成年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包括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以及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经济上的供养是指提供老年人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子女有责任保证老年人能够得到温暖和营养。有条件的话,可以为老年人单独安排适当的住房;没有条件的话,也要为老年人安排一个舒适的住处。对于不能或不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子女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负担能力,提供必要的赡养费用。 生活上照料是指帮助老年人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老年人年迈体弱,力不从心,需要多方面的帮助。 精神上慰藉是指满足老年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随着年事增高,老年人渴望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并经常得到子女的关怀和问候。同时,老年人也渴望继续得到尊重,能够为家中大事提供意见。 根据《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根据《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及时治疗和护理患病的老年人,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根据《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六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在赡养纠纷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否有尽到赡养义务。通常情况下,只要有足够的不可反驳的证据证明被赡养人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在法律上就被认为是没有赡养义务。这些证据可以包括证人证言等。 如果老年人提起诉讼,他们需要准备以下文件: 1. 当事人自然情况的证据: - 被赡养人的自然情况的证明 - 赡养人的自然情况、人数,以及与被赡养人关系的证明 - 如果赡养人有代理人代理诉讼,则其代理人身份的证明和载明代理事项、权限、期限、形式的委托书。 2. 证明被赡养人要求对方履行义务的证据: - 被赡养人健康状况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医疗诊断(或鉴定结论)、经济收入情况的证明 - 赡养人经济能力的证据 - 赡养人不履行义务的时间、人数、表现形式及是否有打骂、岐视、虐待、遗弃被赡养人行为的证据,是否经有关部门或组织调解处理及其结果的证明。
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在赡养、扶养或住房、财产等方面产生纠纷时,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其他相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其他相关组织进行调解前,应当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并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给予批评教育。如果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扶养费,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或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或扶养,虐待老年人或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将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