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的确定:法定监护人由法律确定;指定监护人可以由法院指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无民事...
第一百七十条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按亲权来确定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以下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辟谣】 所有未成年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真相:不是 解析: 未成年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4、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提醒】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怎么担责?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2、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和精神健康恢复情况,认定该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由法律确定,即下列有监护能力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和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必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批准。2、法院可以指定指定监护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8人已浏览
5,122人已浏览
54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