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使用信用卡已成为普遍的消费方式,一些持卡人在对信用卡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误区,并不清楚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信用卡,或对逾期不还款等行为抱有侥幸...
单纯的信用卡逾期不会构成犯罪,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逾期行为会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信用卡诈骗,但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信用卡逾期后果是:一、银行信用卡银行中心就会收取滞纳金和利息:1、滞纳金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计算,最低收取人民,10元或1美金元2、同时银行还会收取整个账单的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二、影响信用:1、逾期在一个月内,算逾期一次,只要逾期,哪怕一次,想提升额度就比较困难;2、逾期连续3次或累计6次,会有不良征信记录,以后贷款、办信用卡会很难;3、逾期超过一定金额和时间,银行会冻结信用卡。
您的征信系统中没有显示您的担保数额,很可能是诈骗,,首先,您应当确定该来电不是诈骗电话而是确有其事,的期限有约定按约定,若约定不明保证期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请您确定信用卡担保合同中主债务何时履行期满和您的保证期间,然后您计算下是否已过时效。如果时效未过,您有担保责任,您仍可以抗辩不知道信用卡额度提升,《担保法》规定主合同变更,应当应经过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提起诉讼是公民的权利,他有权将担保人的您和您母亲都列为被告。但只要您没有还款义务的话,即使被起诉也不用担心。首先这只是民事责任,您没有任何刑事责任。其次,您也没有必要承担6万元的还款责任。在应诉中提出抗辩即可。
一、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称银行两次催收3月未还为恶意透支。 1、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2、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 3、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4、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