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要如何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

2022-0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正在逐步加大,突发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期。自1993年有环境统计数据以来,我国已发生近3万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1000多起,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有责任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对各级政府而言,在突发环境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中有统一组织和领导的职责。主要包括: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政府在处置其他突发事件时,要避免次生环境事件的发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就是要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引起有关人员及全社会的警惕,避免人身健康和财产受到损失。同时,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结果,特别是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后果以及后续处置措施和遗留影响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保障人民对环境的知情权。对企业事业单位而言,应当履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负担先期处置的法律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预案,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同时做好通报及信息报告工作,可为后续应对处置工作赢得时间,降低事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必须对事件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估,以便开展下一步责任追究、赔偿等工作。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