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卖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交付货物,二是卖方没有按照合同规定适当履行。 (一)在确定损失额时,应根据客观标准...
假如属于未达到刑事犯罪的一般欺诈,那么就需要通过民事诉讼或仲裁的判决、和解甚至强制执行等方式来实现目的,途径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另一种就是涉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确定犯罪是否既遂,应以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个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 若行为人完全具备了一个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则为犯罪既遂;若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该犯罪的行为状态,则为犯罪未遂。 合同诈骗罪也存在未遂的犯罪形态。因为在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人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起意、准备、实施、完成的过程。意外情况的发生、对方当事人的“警醒”等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犯罪分子预期的结果无法实现,这些未完成的犯罪形态即为犯罪未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涉及到大额资金的欺诈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报警并追究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与经济纠纷极难区分与识别,因而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合同诈骗罪怎么处罚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犯罪数额4万元,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人已浏览
26人已浏览
28人已浏览
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