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与侵犯有形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是什么样的行为

2022-01-24
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与侵犯有形财产所有权行为不同,前者主要表现为剽窃、篡改和仿冒,后者主要表现为侵占、妨害和毁损。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往往直接作用于客体物的本身,如将他人的财物毁坏、对他人的财产强占,侵权行为与客体物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紧密的,侵权行为所针对的权利内容涉及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各个方面。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其对象是智力创造者思想内容或思想表现形式,与知识产品的物化载体无关。与有形财产的侵权行为不同,对知识产品的非法“占有”,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同时失去这种占有;对知识产品的非法“使用”,并不排斥权利人对自己智力创造成果的继续使用。这种行为之所以构成侵权,主要在于对知识财产所有人专有、专用权利的侵犯,是对知识产权绝对性和排他性的违反。关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类型,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一般都有明文规定,以便昭示责任,制裁违法,保护权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尽管有多种类型,但都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受到不法侵害的知识产权,必须是在权利有效期内。在知识产权失效或保护期届满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知识产品,不能视为侵权。(2)在一项知识产权的有效地域内发生的行为,才可能构成对该知识产权的侵犯。(侵权行为发生地的国家,即是知识产权发生效力的国家,认定侵权行为往往与知识产权的“国籍”发生联系,而与权利主体的国籍无关。)(3)行为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应该取得而没有取得权利人的同意,却擅自利用其知识产品;应该知道或明确知道是他人的知识产品,而擅自实施其独占权利。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