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对于涉嫌构成行贿罪的犯罪嫌疑人,即使其拒不认罪,在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其犯罪事实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认定其有罪。《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
不认罪与是否需要判刑没有关联。只要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且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就需要判刑。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嫌疑人不认罪的,也可以判刑,但需要充分证明嫌疑人犯罪的事实。 因为法律规定,在处理案件时,如果没有被告供述,但证据确实充分,也可以认定被告有罪,处以刑罚。
如果庭审理查明其实施盗窃行为时刚满15岁,不到16岁,那就不负刑事责任,法院会做出你儿子不负刑事责任的判决。《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其中不包括盗窃。《刑诉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六)规定,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决书样式修改了2001年发布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判决书样式,判决主文表述方式增加了一项,即对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作出“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的判决。
可以的,只有证据就可以定罪。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大多数行贿的犯罪嫌疑人本来就是为了给自己或者给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当事人在通过公平竞争的手段没办法达到预期目的的情况下,就试图通过行贿走捷径。如果是这样的话,连累的不仅是受贿的对象,自己也要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5人已浏览
445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