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解除借款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借款合同解除的原因以及借款金额期限、双方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的情况,最后是双方当事人...
单纯以终止合同而言,事由很多,大概有下面几种: 1、最正常的就是给付完毕,即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借款合同中都不允许单方面对于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因此即便是解除金融借款合同,只能是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即“法定解除”;而对于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如不能按时付息等都约定了债权人(银行)可以宣布贷款提前到期的条款。实践中,金融机构一般不会主张解除合同,而是选择后者。因为即使要解除合同,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不符合金融机构利益,合同已经约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履行的。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指债务人按照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全面履行。 2、合同解除。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3、债务相互抵销。指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又互享债权,以自己的债权充抵对方的债权,使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消灭。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合同项下债务的制度。 5、债权人免除债务。指债权人放弃自己的债权。债权人可以免除部分债务,也可以免除全部债务。 6、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指由于某种事实的发生,使一项合同中原本由一方当事人享有的债权和由另一方当事人承担的债务,统归于一方当事人,使得该当事人既是合同的债权人,又是合同的债务人。
依法主张解除借款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