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算,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
监护人和户口不一定有关系。正常情况下,未成年的监护人是他的父母,这个时候监护可能会跟户口有关系;但是如果父母离婚的,或者双方死亡失去监护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照民法通则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依照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此款所指其他近亲属,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既可保护在先顺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规避监护义务。同时允许监护人依其协议决定何人实施监护,这就是顺序的制度价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监护人的顺序规定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先顺序人优先于在后顺序人担任监护人。但是,此顺序可依监护人的协议加以变更。 (二)在先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既可全体同作监护人,也可依其协议只由部分人做监护人。
监护人和户口不一定有关系。正常情况下,未成年的监护人是他的父母,这个时候监护可能会跟户口有关系;但是如果父母离婚的,或者双方死亡失去监护能力的,监护人就会变成其他有监护权的亲属,这个时候监护人就和户口没什么关系了。
1、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 2、由死亡的父或母于遗嘱中指定者,称指定监护人。设定指监护人是为防止一些未成年人,没有父母,也没有亲人。这时的监护人就由法院指定,一般是未成年人父母的朋友、所在街道社区的管理人员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