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缓刑是需要符合一定条件的,适用于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犯罪分子。且必须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前提。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对于...
刑事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争取缓刑: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争取缓刑: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4、有悔罪表现等。
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存在判处缓刑可能,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家属应尽快携拘留通知书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等阅卷,掌握侦查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等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来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从而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取得从轻、减轻刑罚的成果
只要符合条件即可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暂缓执行或不执行的法律制度。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罪行较轻、危害较小的犯罪分子;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再危害社会的;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缓刑有一定的考验期限。在考验期限内未发现原来有漏判罪行,也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反之则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因此,对未成年人适用缓刑的比例要高于成年人。这样做有利于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受到监狱内其他犯罪分子的消极影响,也有利于未成年人弃恶扬善,重新做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3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580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