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发生交...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发生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警对肇事车辆的处理,要看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果事故轻微,交警现场开完事故认定书就可以把车开走了。若是事故严重有需要的话,交警会扣车,当然过后当事人也可以依法去提车的。
根据您的问题:电动车交通肇事案该怎么解决,下面我为您提些建议: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方面: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失的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违反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维护、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规定。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其次,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 规定,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1、“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2、“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3、“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4、“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5、“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对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车辆的处理主要是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出于查清事故事实的原因,交通警察是有权力扣留肇事车辆的,但是必须按出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并不得扣留所载货物。第28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第37条: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第38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第44条: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72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