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因工负伤,并被认定为工伤,首先应当确定伤残等级,然后根据伤残等级核算赔偿数额,再与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
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要求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申报证据清单》等资料。另外,还要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合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损伤程度鉴定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包括 I级伤残至 X级伤残(工伤事故称为一级伤残至十级伤残,程度由重到轻)。 3.因果关系鉴定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 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4)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5)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6)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一、伤残鉴定需要等伤情稳定后做。大概10、9级之间吧()。 二、有一定的赔偿,如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不变。 三、如工伤赔偿有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四、如停工留薪期超过6个月,必须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最长可以一年的时间。 五、到工伤认定部门领材料,报材料,做伤残鉴定,生活能力鉴定,出结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六、写仲裁申请书,立案,开庭,出结果3个月左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2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3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