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为报道时事新闻发布他人的照片不属于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以赢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才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
为报道时事新闻发布他人的照片不属于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以赢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才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 (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 (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缉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
法律规定,除涉及个人隐私之外,记者是有权拍照进行社会新闻的报道。民法典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权人虽然同意使用其肖像作品,但是由于使用人超出了肖像权人许可的使用范围、使用区域、使用时限。
1.一般来说,若是将街拍拿去参赛,其中体现了人物主要面貌特征的,需要事先征求其同意,否则可能涉及侵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2.“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因此,路人对自己的肖像,拥有肖像权。 在街拍时会遇到这类情况,首先你要有第一层判断,拍摄对象在画面中属于哪种情况,一般分两种: 1、拍摄对象并不是作为主体出现在画面中,只是属于陪衬,比如背影、侧面或者比较模糊的 2、拍摄对象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位,比较突出和明显的。 如果是第1种情况就不涉及肖像权和隐私权了; 如果是第2种情况,那最好是能征得拍摄对象的同意,如果他同意,那就没问题; 如果他不同意,那就要进行第二层判断: 照片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所谓的“以营利为目的”一般是指将他人肖像用于广告宣传、商品包装、橱窗展示及制作商标等。如果你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那就侵犯了他的肖像权。 如果你的拍摄手法和画面处理,导致公众对拍摄对象的评价降低了,这时就涉及隐私权的侵犯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5人已浏览
262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