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案件,由有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以决定是否核准死刑判决并执行死刑所应当遵循的程序。再审程序,是指为了纠正生...
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区别有以下四点: 1、审理的对象不同:二审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审理的都是判决或裁定尚未生效的案件,前者是一审判决或裁定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的一种变通形式,不属于单独的刑罚种类,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条件、审判程序和刑罚执行方式的不同。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的情形,死缓则适用于罪该处死,但有法定或酌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在审判程序方面,凡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不管其是否上诉,均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而死缓则是无论其是否上诉,均由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在刑罚执行方式方面,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一律处死,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死刑审查是一种审判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交付执行。【辟谣】死刑审查是否由上级法院审查?不,死刑是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提醒】罪犯有哪些情况,应该停止死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二)罪犯在执行前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的,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怀孕。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因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这不属于中止执行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一条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5人已浏览
872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5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