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方式有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害。至于具体数额,则根据受害人的损失以及相关证据进行认定。对于返还财产,可以由受害人主...
价格欺诈消费者赔偿标准如下: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1]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相关延伸】 问:经营者欺诈消费者怎么办? 答:消费者有消费过程中发现了欺诈行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1、通过协商的方式达到和解。 2、通过投诉来进行调解。 3、向行政部门进行申诉。 4、向仲裁机构作出裁决。 5、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条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的欺诈消费者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 第四十九条、 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价格欺诈的赔偿标准是三倍,不够500的要补足500。《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可认定为价格欺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9人已浏览
402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5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