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
检察院逮捕后的起诉时间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对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就你的问题法院有逮捕权吗,为你做出以下解释:逮捕证是公安机关根据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法院决定后签发的法律文书。通常人们常常认为是检察院、法院签发逮捕证,其实这是错误认识,检察院、法院签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通知书》,公安在根据该通知书签发逮捕证。军人犯罪通常应由军队保卫部门执行逮捕,由军事检察院提起诉讼,由军事法院进行判决。如果在营区外犯罪被地方公安部门抓获,也应移交军队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民事诉讼法147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 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 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期限应从判决书裁定书送达当事人的 第二日起算。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当事人的,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次日起算。
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的条件是:1、被保释候审人试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2、被保释候审人实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和起诉的正常进行;3、被保释候审人未经批准离开其居住的市、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未经批准离开其居住的市、县;4、被保释候审人无法传播案件,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无法传播两次案件的;5、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6、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怀孕哺乳的婴儿而未被逮捕的,疾病愈合或者哺乳期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 (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和控告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和处罚作为是否可能出现社会危险的考虑因素。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以判处徒刑以上。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6人已浏览
1,315人已浏览
209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