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
继承权作为一项权利,继承人有放弃的自由。然而,一项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需是继承人本人作出放弃的表示,他人(包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是否可以有条件的放弃,我认为关键在于所附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放弃继承权所附的条件是不履行某种法定的义务,那么这种放弃是不可以的。根据《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6条的规定:“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第十九条也规定“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打个比方,老孙有两个儿子孙大和孙二,老孙去世后,他的老伴儿健在,在分割老孙的遗产前,孙二与孙大商量,如果以后不用我赡养老妈,我就放弃对老爸的权。这时孙二的放弃继承权就是以不履行对母亲的法定赡养义务为条件,孙二的这种放弃行为就是不可以的。
放弃继承权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放弃继承的时间为继承开始后。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这一期间作出。 2、放弃继承的形式应予明确表示,不能以默示的方式作出。 3、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继承人亲自作出。 4、放弃继承可以反悔,但时间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做出的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来让被代理人放弃的行为。我国《》规定: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行使,我国《民法典》中规定: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所以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做出的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来让被代理人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2、放弃继承权不是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是受胁迫、欺骗来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民法典》中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