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
拒不执行裁判罪是一种特殊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四、五条的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答复如下: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称《刑法》)第313条规定了本罪。规定本罪的立法目的旨在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维护司法权威。 2007年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通知规定下列五种情形将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一般拒不执行裁定罪既遂的处罚:行为人构成拒不执行裁定罪既遂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犯罪主体是单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时间因素。判断被告是否具有执行力的时间应在被告知晓其应尽义务之后,而不是其受到法律文书之后。 2 主观因素。被告在被通知执行后,明明有能力还钱却拒绝还钱,甚至刻意隐藏、转移或故意毁损财产,以营造出无钱可还的假象。 3 行为的恶劣程度。如果被告采取了隐蔽的手段可以隐藏或转移了财产,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办案难度的话,可以认定其行为恶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9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370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