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作废的犯罪行为,后者为合法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通信信息欺诈是罪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邮件、固定电话、网络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采用远程、非接触的方式,通过虚构事实向受害者指定的账户支付或转账,欺骗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通信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利用电信网络技术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累计诈骗金额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