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民间放高利贷是违法的,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但是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
民间借贷中,债权人只是与债务人约定较高利率,没有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不违法,贷款人的合法债权受法律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民间借贷利息高违法,如果民间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息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应当按时偿还。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比如说,借贷发生时,银行同类借款年利率是6%,那么,借款的最高年利率为24%左右。也就是说,超出24%的年利率,不受法律保护。对于民间借贷案件,总体上要维护合法有序的民间借贷关系。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发展运行的突出问题,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民间借贷有一定积极作用。根据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当事人既约定利息又约定违约金的,最终收取利息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不予保护。
民间借贷是指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方式灵活、方便、准入门槛低,可以自由约定贷款本息和还款时间。至于民间借贷的利息标准,2015年司法解释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年化24%受法律保护;贷款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24%部分利息协议无效,借款人已支付年化36以上%部分利息可以返还给贷款人。也就是说,如果借款人已实际支付的利息超过年化24%但没有超过年化36%标准的,不能请求人民法院责令返还。综上所述,民间借贷高利率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不受法律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2人已浏览
434人已浏览
319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