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婚后财产如何分割 1、婚后父母赠房,登记在其子女名下的,属该子女个人财产。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
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财产分割。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的方法是: 1、协商处理。在离婚时,男女双方有权根据双方的意愿,自主决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婚前财产不需要分割。因为婚前财产永远归一方所有,不会因为夫妻结婚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当然,如果夫妻双方对婚前财产的归属有特殊约定,离婚时需要按照约定处理婚前财产。
首先、婚前夫妻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其次、婚前财产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最后、婚前同居的财产分割:1、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如何分割的问题,最高法院1989年曾颁布《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解除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一般按共有财产处理。在此期间双方各自继承和受赠的财产,一般按个人财产对待。2、同居财产分割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财产完全能够说清楚的,也就是说有充分证据证明是一方所有的,应归一方所有;另一种情况是说不清楚的财产,也就是说双方均无充分证据证明是个人财产的,可以一分为二地分割财产。在日常生活当中,婚前所购取得的个人的财产的话,应当是属于自然人个人所拥有的部分,并不能够放到夫妻共同的财产来进行一个平均的分配,但是婚前取得,但是婚后是存在着一些增值的部分,比如说之前买的一些房屋等,也需要共同分割。
婚前财产作为当事人的个人财产,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