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
一是内容真实的合同,即行为人是在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签订的合同。这种合同的签订,表明了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进行经济往来的真实意思,并非旨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欺诈要求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比如陈述虚伪事实,或者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要求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并且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有密切关系,被欺诈人因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错误认识,而做出意思表示。
《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具体情形如下:(一)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无效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欺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式骗取对方财产的。如果对方的行为符合上述欺诈行为,则可能构成合同欺诈罪。合同诈骗罪是刑事公诉案件,可以直接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机关负责调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无需当事人自行起诉。当然,如果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只是民事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对方的民事责任。
认定标准第1种情形,“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应当立案追究。这主要是指个人实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的五种情形之一,诈骗他人财物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第2种情形,“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关于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