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虚假诉讼不属于经济犯罪案件,而属于妨害司法犯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
虚假诉讼一般是指行为人在民事诉讼中有相应的虚假行为,影响案件判决。自刑法修正案九以来,这种行为在我国已构成刑事犯罪。因此,涉嫌虚假诉讼,情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通过虚假诉讼主体、事实和证据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裁定和调解的行为。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状,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虚假诉讼罪属于公诉案件,一般由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刑法修正案(9)对虚假诉讼犯罪作出相应规定,即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认定该罪,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是以捏造事实,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欺骗司法机关。此外,虚假诉讼罪还可能以隐瞒真相的方式进行。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隐瞒事实欺骗法院提起虚假诉讼,谋取不正当利益。例如,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对方已履行但未销毁的债务文件或其他材料为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再次履行债务或达到其他违法目的。这是典型的隐瞒真相提起虚假诉讼。而且,隐瞒真相可以称为变相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消极不作为与捏造事实积极作为之间具有等价性。因此,隐瞒真相也是虚假诉讼的行为方式之一。二是发生领域。虚假诉讼罪中的诉讼被限定为民事诉讼,行为者向仲裁机构提出虚假仲裁的行为,不适用该罪的规定。这里的民事诉讼是指完整的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程序。行为者不仅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还利用虚假判决书、公证书、仲裁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质上也是法院正常司法秩序的破坏,同样也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应该根据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论处。
虚假诉讼罪是属于刑事案件的,虚假诉讼罪的入罪条件是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妨害司法秩序。检察机关不仅要证明被告人实施了“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严重妨害司法秩序”的行为,还要证明被告人实施上述行为主观上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如果是为了谋取正当利益而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即使严重妨害司法秩序,亦不符合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显然,设立虚假诉讼罪的目的在于维护法院的司法工作秩序,不论行为人的具体动机与目的如何,凡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的,都是严重妨害法院司法工作秩序的行为。立法上完全没有必要特别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一主观构成要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3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546人已浏览
5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