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
1、失去监护权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对孩子的监护人资格。 2、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的权利和义务。若夫妻双方离婚,一般只能由一方抚养子女,若失去,则意味着对方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抚养,己方只能按照约定进行探视。若发生直接抚养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无力抚养等情况,可以另行起诉要求变更抚养关系
1.根据法律的规定,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没有权利放弃自己对孩子的监护权的。 2.法定监护人不能随意放弃,如果放弃一定有理由的。 3.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4.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放弃监护权意味着不能代替被监护人行使其民事权利,也不能保管被监护人的财产。但是放弃监护权不代表可以免除抚养义务。如果父母放弃监护权的,抚养孩子的监护人可以以孩子的名义索要抚养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7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925人已浏览
5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