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包括: 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收养关系; 养育子女年满八周岁,且本人同意解除收养关系; 3、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
1、解除收养关系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送养人和送养人双方协商一致决定解除,并且征得八岁以上孩子同意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孩子成年后,养父母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收养关系是可以解除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来说,以下情形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 3、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权的。 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的。有上述条件之一的,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收养关系的解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 1、收养的协议解除 收养的协议解除是指养父母与养子女双方同意,终止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 协议解除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双方当事人有终止收养的合意,即养父母、养子女双方都同意解除收养关系。但同意的意思表示要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之。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被收养人为10周岁以下,无民事行为能力,则完全由其送养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作出收养终止的意思表示;如果被收养人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则由作为法定代理人的送养人和被收养人共同作出收养终止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解除收养要征得养子女本人的同意;如果被收养人已经成年,就由养子女自己作出收养终止的意思表示。 当事人双方终止收养的合意,除了双方都同意终止收养关系外,双方还应就收养解除后的财产问题达成共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2、收养的法定解除 收养的法定解除是指在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而另一方不同意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的理由将收养关系予以解除的法律行为。 法定解除的条件: (1)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另一方不同意,这是法定解除的前提条件。如果双方都同意解除收养关系,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属于协议解除。 (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我国《民法典》规定,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收养关系成立后,养父母与养子女间形成拟制的血亲关系,与生父母子女关系一样,养父母必须承担抚养、教育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养父母对未成年的养子女有虐待、遗弃行为,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 (3)养父母与成年的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我国《民法典》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养子女成年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与养父母之间的关系恶化,双方无法再继续共同生活,养父母或养子女任何一方都可以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劳务关系解除条件: 1、当事人协商一致,能够解除劳务关系; 2、当事人约定了一方解除劳务关系的事由,解除劳务关系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能够解除劳务关系;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能够解除劳务关系: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353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