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故意伤害共同犯罪认定 一、主犯的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案件既可以是公诉案件又可以是自诉案件。刑事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要看动机、手段、情节等。1.如果约架者持斗殴故意,并未实施教唆、指使他人故意杀人的行为,那么按聚众斗殴罪加重处罚,三到十年有期徒刑;若约架者持杀人故意,且实施了教唆、指使他人故意杀人的行为,那么要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捅死人的,同样要考虑前述因素,定聚众斗殴罪或故意杀人罪。3.量刑,要看是否积极悔罪、赔偿死者家属、是否自首等。
故意伤害主犯从犯认定的区别: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2、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3.其他区别 1、认定主犯: 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分子,可认定为主犯: (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 (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头,在整个聚众闹事过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聚众犯罪”是指纠集多人共同实施一项犯罪活动如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等聚众犯罪与犯罪集团不同,它是因进行一项犯罪将众人聚集起来的,而不具有较固定的犯罪组织和成员 (3)其他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对社会危害性负主要责任的人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虽然不是组织、领导者,但出谋划策,犯罪活动特别积极,罪恶严重或者对发生危害结果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 2、认定从犯: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和教唆犯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
我国现行刑法第26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这是我国刑法关于主犯的法定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将主犯分为两种,即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以及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所谓“起主要作用”是指共同犯罪人对共同犯意的形成、共同犯罪行为,以及共同犯罪的危害结果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可以分别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具体说明这种决定性的作用。从主观上来看,主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成共同犯罪故意,并使之强化。具体而言,包括: (1)发起共同犯罪的犯意,即共同犯罪中的造意行为或教唆行为; (2)策划共同犯罪的行为,即选择犯罪目标、制定犯罪计划的行为。从客观上来看,主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共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起的决定和推动作用,包括:(1)纠集共同犯罪人。(2)指挥共同犯罪人的行为。 (3)共同犯罪的积极参加者和主要实行者。 (4)对犯罪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共同犯罪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