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国家对水利单位经营行为承担的财产责任,以投入水利单位的经营性资产额为限。水利单位以其全部经营性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水利单位经营性水利国有资产投资收益(指应分配利润)及水利单位依法转让水利国有资产产权的收入,应按《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根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水利单位在非经营性资产使用、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其改正,并按管理权限,由上级机关或所在单位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经济责任。 1.未按其职责要求,资产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流失的; 2.不如实进行产权登记、填报资产报表、隐瞒真实情况的; 3.擅自变更、转让、处理资产和用于经营投资的; 4.弄虚作假,以各种名目侵占资产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5.对用于经营投资的资产,不认真进行监督管理,不履行投资者权益、收缴资产收益的。
水利单位对非经营性水利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按下列规定执行: 1.优化配置资产,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有效、节约使用、节减国家财政支出; 2.建立健全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的管理制度、统计报告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建立正常、严格的管理秩序; 3.对占有、使用的水利国有资产要定期检查,做到家底清楚、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4.对固定资产管理,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入库验收、保管、领用、检查、维护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损失赔偿制度。
水利单位在经营性资产经营管理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上级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有权建议主管部门对单位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免除(解聘)其职务,或给予降职、撤职处分。 1.经营管理不善,连续两年亏损,亏损额继续增加的; 2.在承包、租赁、股份制改组、联营或者与外商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向境外投资过程中,弄虚作假,以各种名目侵占国有资产的; 3.向其他单位投资或者向境外投资,未在财务报告中如实反映收益状况或者未及时足额收取应得利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4.擅自转让国有资产产权的; 5.未按照规定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登记、以及不如实填报报表,隐瞒真实情况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75人已浏览
1,365人已浏览
764人已浏览
1,8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