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处罚方法: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
预备犯罪一般成立的是预备犯,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成立预备犯的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是比照既遂犯,对预备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预备犯罪一般成立的是预备犯,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成立预备犯的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是比照既遂犯,对预备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要注意,这里规定的是“可以”,而并非是“应当”。所以,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可以对预备犯从宽处罚,当然也可以不予从宽处罚。
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结合案情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有犯罪预备行为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 1、准备工具; 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 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 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 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 (二)具有犯罪的目的即是为了实施某一个犯罪,这个对决定预备行为的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