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
按肇事逃逸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101条第二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警部门会勘查现场和调查后确定,出具事故认定书进行责任区分,事故双方根据事故责任大小承担相应责任。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按实际损失索赔,协商不成可委托律师到法院诉讼维权。不服事故责任认定,可在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
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得到其他人的及时救助而脱离危险,从而没有造成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后果。 2、虽然在逃逸过程中已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3、行为人肇事将他人撞成重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
按肇事逃逸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101条第二款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记12分。 (2)如果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将被终身禁驾。 发生车辆刮蹭逃逸的情况,需记住以下事项: (1)要尽可能记住肇事车辆的相关信息,能记下车牌号最好。 如果时间不允许,也要尽可能地看清车辆的车型、颜色、外观明显特征等信息。 (2)尽快报警,并记住车辆逃跑方向,将信息告诉民警。 自己则不要盲目追赶,以防在追赶过程中再次发生车祸。 (3)在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记住肇事司机的体貌特征,穿着打扮或者车辆上明显的警示语,以帮助警方事后破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92人已浏览
514人已浏览
387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