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国对农村宅基地作出了以下规定:宅基地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集体召开会议统一讨论、审批、分配。农村村民只能有一个宅基地,一个以外的宅基地法律...
1、当事人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受诉人民法院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5条至第148条的规定处理。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与种类中还没有农村土地继承,所以,农村土地继承还没有专门的立法或明确的列入继承财产的概念。 2、被继承人的遗产只有被继承人生前的个人财产在其去世后才能成为遗产,而农村土地是村集体所有的,不是个人财产,个人有的仅是承包经营权即有期限的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属于可以继承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来自集体成员和集体组织的合同规定,是一种约定的权利而不是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组织成员的特定权利。所以,这不是遗产,不能继承。 3、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依此规定,只有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才可以继承,也只有林地因为比较特殊,才能由继承人继续承包。
征地补偿没有统一标准,需要结合具体项目和项目安置补偿方案确定, 土地的补偿需要参考土地前三年年均产值以及地方政府公布的土地区片价格等因素, 补偿不合理建议及时通过法律途径争取。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于借户籍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对于不依法依规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或登记簿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6人已浏览
766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