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处理农村征地安置补偿纠纷的方式有: 1、征地纠纷行政复议 2、征地纠纷行政诉讼 3、征地纠纷中的民事诉讼。 4、征地补偿协调裁决。 5、征地...
处理农村征地安置补偿纠纷,可以先向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处请求解决;乡镇不受理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县政府申请,受理机关应当先调解受理的宅基地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1、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2、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农村土地补偿款纠纷,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不找法院。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五条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你提到的情况既不属于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又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况。因为,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是承包方(农户)与发包方(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因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发生的纠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诉讼,涉及到行政主体和行政法律关系,不作为民事诉讼受理。你可以先提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诉讼(被告是你代耕土地的亲戚)。如法院确认你对此土地拥有承包经营权,补偿费自然归你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