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原告:,女,汉族,19年12月日出生住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号联系电话:被告:,男,汉族,19年1月16日出生住址:北京市朝阳区号联系电话:案...
1、第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一审民事判决书,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既然法院判决构成犯罪那就不是无罪判,而是有罪判决; 免于刑事处罚是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 既然法院判决构成犯罪,免于刑事处罚,那就不能转为治安处罚了。(治安处罚是针对一些较轻违法行为的一些处罚,这些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免予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而不予判处刑罚,即只定罪不判刑。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定罪免刑,即在判决中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但同时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我国刑法中设立定罪免刑制度,其目的在于舒缓刑法的严厉性,尽量减少刑罚的适用,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被告人虽然宣告有罪但不判处处罚。 1.定罪免刑,意味着刑罚并不再是犯罪的唯一法律后果,被定罪的轻微犯罪人可能无需再经受刑罚的制裁。 2.这不仅使得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这一传统概念受到挑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现代刑法的轻缓化与人道化,有利于缓和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立面,有利于节约国家的司法成本。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83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