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视情况而定。 2.如果是是形成事实婚姻关系的,这种同居解除时,因双方形成了事实婚姻,财产分割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3.如果是没有形成事实...
1、严格意义上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间财产,与孩子无关。但要是夫妻自行协商分割财产的话,则可以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孩子,但从法律上来讲,孩子是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夫妻一方出轨,不仅违反道德规范,也违反了婚姻法的夫妻忠实义务。如果一方的出轨行为比较严重,达到了婚姻法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程度,那不仅可以要求法院判决双方离婚,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要求多分财产,但具体能够多分多少,由法官根据过错严重程度,对无过错一方的精神伤害情况,以及家庭总资产的多少,来综合判定,这个,没有法律上的统一标准,都是由法官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酌情确定。 这里要格外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出轨,都能够实现多分财产的目的,因为实践中我们难以拿到全面的、充分的证据。另外,即便能证明对方出轨导致离婚,那在财产分割时,法院也通常不会做出让对方净身出户的判决,因为法院还要考虑过错和惩罚相适应的问题,以及过错一方对家庭资产的贡献程度等情况。
在1993年最高院颁布实施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意见》中“照顾无过错方”是夫妻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但是2001年对我国《婚姻法》进行修正时并未引进“照顾无过错方”的财产分割制度,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考虑的因素仅为子女权益及女方权益,不涉及过错或无过错的因素,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即有下列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在实务处理中,法官还有自由裁量权,一般对于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方面也是会比较照顾的。综上所述,若是婚姻双方都有过错,可以协商平均分割财产。
过错在法法律上的规定是: 1、重婚,必须是满足过错方与第三者达到结婚的状态,也就是存在婚姻状态。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家庭暴力,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必须是长期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如,生病不给治、不给饭吃、不照顾等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8人已浏览
445人已浏览
817人已浏览
5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