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的自然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中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另外,十六周岁至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此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也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进行民事活动,其所作出的意思表示为无效的意思表示,只能通过诉讼进行,而不能。同是,也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处的诉讼地位不同而不同。配偶(正常人)作为原告提起诉讼,被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除了配偶以外的近亲属作为诉讼代理人,不需要变更监护人。《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释第14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可以看出,此规定的法定代理人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否则会出现自己代理配偶与自己诉讼离婚的状况。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根据解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可以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方提起离婚诉讼。法律如此规定,也是考虑到无行为能力人的特殊情况,避免其遭受他人恶意代理的侵害,以维护无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664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