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再审不是二审的延续,再审也就是审判监督程序,是一种特殊的审判程序,是为了纠正生效裁决中的错误而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一种特殊的复审程序。再审是独立于一审与二审的;再审,在针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此时因为判决已经生效,就只能提起再审;而二审,是针对“尚未生效”的判决,此时只能是上诉引起二审,而不能是再审程序。两审终审这里是指对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进行二审,二审是终审。人民法院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协议认为确有错误的,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此时称为再审。再审可能是对一审的再审,也可能是对二审的再审。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裁定而上诉,则进入二审程序。二审为终审,从二审判决、裁定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裁定仍不服的,可在两年内申请再审,但不影响判决、裁定的执行。给您举个例子来理解:例如:甲从乙处采购一批货物,甲没有支付货款,乙把甲告上法院,法院依法判处甲赔偿乙的各项损失10万元,这个是一审判决。甲不服,提起上诉,法院审理后认为应该赔偿乙8万元,这个是二审判决,也就是终审判决。但是甲感觉到自己赔偿乙的数太多,仍不服,那么甲就可以申请再审。但是前面的判决是要执行的,也就是要赔偿乙8万元。
二审与再审有以下区别: (1)提起的主体不同。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而再审提起的主体是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审理的对象不同。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3)提起的理由不同。二审程序的提起,只要上诉人主观上认为第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就可以提起上诉;而再审的提起,是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法院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规定,确有错误,方可决定是否开始再审程序。 (4)提起的时间不同。二审是第一审的继续,上诉期限有一定的限制。当事人对一审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期限为15日;当事人对一审的裁定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期限为10日。而再审程序的提起时间,并未有具体规定。 (5)审理的法院不同。二审人民法院必须是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再审案件,既可以由原法院审理,也可以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还可以由更高的人民法院提审。
1、一般3个月内做出是否再审的裁定; 2、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第二百零七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0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3,355人已浏览
3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