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胜诉并且判决已经生效的情况下,如果败诉方不按判决书内规定的期限履行义务,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2、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作为,可以半年后申请提级执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执行案件一般为六个月。受理期限7个工作日。
《民诉法》第236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法官移送执行人执行。当事人必须履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因此,合同诉讼判决生效后,对方拒绝履行生效判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并不会主动强制执行生效判决,需要当事人主动履行生效的裁判文书,一方拒绝履行后另一方需要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法院才会启动执行程序。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被执行人在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罚款、拘留。2、人民法院有权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况扣押、冻结、划拨和变更被执行人的财产。
(1)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受理。 (3)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5)采取强制措施。执行法院可以通过以下强制执行的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等措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5,398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5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