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您购买的商品是假货,请不要惊慌或者容忍。卖家出售假货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您可以向消协投诉或向法...
一、工资按月发放是合法的,而隔月发放是违法的。本月工资下月发是合法的。如果公司拖欠工资或者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非劳动者本人及其近亲属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工伤认定申请超出了认定时效,就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8〕9号)第七条规定,如果申请人不属于职工或其近亲属本人原因导致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那么被耽误的时间不会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如果超过了一年的工伤认定时限,申请人可以向统筹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如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予受理,申请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寻求救济。
如果客户拖欠货款,可以通过法院起诉。不过,需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拖欠货款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如果欠条中已经注明了履行清偿货款的日期,诉讼时效期限应从注明清偿货款日期开始计算。如果欠条中没有注明履行清偿货款的日期,诉讼时效期限应从欠款人出具欠条的次日开始计算。对于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限的欠条,如果欠款人再次打出欠条,诉讼时效期限将重新开始计算。
医疗纠纷处理技巧有哪些?处理医疗纠纷应遵循哪些原则?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处理技巧包括: 1. 医患双方应遵照事实求是的原则协商处理纠纷。 2. 如果协商无法进行,可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3.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在鉴定前与后对医患双方进行调解。 4. 对于鉴定结论,医患双方任何一方对鉴定结论有异议且调解无效的,可以提请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 5. 构成事故的,患方可凭鉴定结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处理医疗纠纷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 事实求是,客观公正。 2. 双方自愿,依法处理。 3. 及时、果断,妥善处理。 4. 充分调查,确保处理结果公正、公平。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包括: 1. 医疗纠纷发生时,患者及家属应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 2. 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 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1)调查病人及家属。 (2)调查有关当事人主要是被投诉人员。 (3)调查旁观人员。 (4)查阅有关医疗文书等资料。 (5)进行技术咨询。 为慎重起见,调查时最好请被调查人将情况写成文字材料,有条件时应进行录音。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经过。 熟悉有关法规和制度是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要求。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如出现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吸取教训,制订出处理意见。 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则建议患者或家属诉诸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如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仪或二级鉴定。如仍不服,则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有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县区级法院,由法院进行最终判决。如对县区级法院判决结果不服,可诉诸更高一级法院,直至。 根据法院判决结果作出相应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16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