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股东直接诉讼与派生诉讼之间的差异

2024-12-21
1、股东权利分类 股东的权利可以分为两大类:股东个人性权利和股东公司性权利。股东个人性权利是指法律或公司章程明确规定股东可以单独享有并实现的权利,如分配权利、认购股份的权利、要求记录其投票表决的权利等。股东公司性权利则是指股东与公司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所赋予的、能够对公司事务和事项作出决议的权利,如投资收益权。股东派生诉讼是指股东公司性权利因公司本身遭受侵犯而间接受到损害时,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而股东直接诉讼则是指股东个人性权利受到侵犯时,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的诉讼。 2、诉讼性质区分 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是股东监督、纠正公司不适或违法行为的一种权利,属于共益权。而股东直接诉讼则是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即便该种诉讼成功,股东通过该种诉讼所取得的利益也不归于公司。因此,该诉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益权。 3、诉权依据区分 提起派生诉讼的根据具有二元性,即:一方面派生诉讼提起权源于股东作为股份所有人即出资人的地位,另一方面派生诉讼提起权源于股东作为公司代表人的地位。此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前者是每一个股东所享有的股东权的应有之义,而后者只有在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得以满足之后方可发生。而提起直接诉讼的根据仅具有一元性,即直接诉讼提起权仅源于股东作为股份所有人即出资人的地位。 4、诉讼目的区分 在股东派生诉讼中,虽然公司和股东个人都是侵害行为的受害者,但公司是直接受害者,股东个人是间接受害者。原告股东提起诉权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但也间接地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股东个人是侵害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原告股东行使诉权的目的是纯粹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非整个公司的利益。 5、诉讼归属区分 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仅享有形式意义上的诉权,至于实质意义上的诉权则属于公司,即形式意义上的诉权与实质意义上的诉权是互相分离的。因此,即使原告股东在派生诉讼中胜诉,则胜诉的利益应当归于公司,而非原告股东。倘若原告股东败诉,则不仅由原告股东负担该案的诉讼费用,而且该案的判决对于公司产生既判力,不仅其他股东不得就同一理由再次提起派生诉讼,公司的机关亦不得再就同一理由为公司提起直接诉讼。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原告股东所享有的形式意义上的诉权与实质意义上的诉权是合一的,无论原告股东胜诉抑或败诉,一切利益和不利益均归属于原告股东,而非其所持股份的公司。

相关法规

《民法典》第八十三条,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滥用出资人权利造成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