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前应先到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立案,携带立案通知书及案件材料到所在地的法援机构咨询。经值班律师初步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前应先到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立案,携带立案通知书及案件材料到所在地的法援机构咨询。经值班律师初步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受理告知书:告知受援人我处已受理案件,并将进行独立全面的调查,若经调查院方无过失过错,可书面回复受援人后结案。 2、谈话记录:患者申请法律援助时的初次谈话须书面记录并经申请人及其家属签字确认,了解患者的基本治疗经过、质疑焦点、主要诉求及解决纠纷的方案。 3、指派告知书: 4、调查调解函:向涉案医院邮寄书面的调查调解函,告知院方我处受理了涉该院的医疗争议案件,将指派承办律师前往该院进行调查,与院方协商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及陪合调查的相关人员。 5、介绍信:由法援处统一开具介绍信,承办律师持正式介绍信到医院进行调查。 6、调查笔录:了解患者就诊经过,院方的诊疗护理措施,针对患方质疑,请院方从医学方面予以答复,了解院方对病例的观点、态度及解决纠纷的方案。 7、调查复函(加盖公章):经调查院方无过错且不同意对患者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我处可单方回复受援人后结案。 8、调解协议:简述患者治疗经过、质疑焦点、我处调查结果、明确院方支付款项的名义、列明违约责任。 9、情况汇总:经调解、调查结案的,形成书面的情况汇总,归档。
希望能帮到你。 1.法律援助申请表,并写明以下事项: (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申请法律援助的事实和理由。 (3)申请人的经济状况。 (4)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证据材料清单。 (5)申请人保证所提交的证明及证据材料属实的声明。 书写有困难的申请人,可口头提出申请,由接待人员按上述要求记入笔录,申请人签字或按指印确认。 2.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3.申请人住所地或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劳资、人事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 4.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证明及证据材料。 5.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法律援助机构自收到申请援助事项的全部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决定。
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除填写申请表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 2、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3、与本案有关并且有事实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的证据材料: (1)已经立案的案件,应提交受理案件通知书并附起诉书或答辩状; (2)与被告是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等的有关证明; (3)请求给付抚养费的,父母离婚的应提供证明; (4)请求给付抚养费的,应提供被抚养人是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成年人)的证明、身份证明; (5)请求给付赡养费的,需提供被赡养人生活困难或因其他原因而经济困难的相关证明; (6)尽可能提供赡养人、抚养人、扶养人的经济收入证明; (7)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交的其它相关材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57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