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XX根据《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公安机关如果以“实施犯罪行为非教唆者”为由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做法...
唆使他人犯敲诈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涉嫌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教唆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他人自杀过程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 如果教唆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公诉案件是刑事案件。在公诉案件中,受害人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公诉案件的判决有不同意见的,不能直接上诉。但有权要求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期限,在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收到原审人民法院判决后5日内。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5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回复请求人。除要求检察院向法院提起抗诉外,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自诉人也有权向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根据《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有三种,即告知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犯被害人人身和财产权利的案件,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因此,在公诉案件中,受害者不能直接上诉,但有上述两种例外,受害者可以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0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2,208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