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各地的社保及劳动政策都不太一样,最好向当地社保及劳动部门咨询,及便得到最准确的回复...
2015年退休计算公式1、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 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2018年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如何计算自2017年1月1日起,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将提高6、5%左右,并适当向退休较早、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倾斜。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用按退休前职务工资与等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算。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算;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算;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算。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用按本人退休前工资与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算。其中,工作年限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三、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与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其中,工作年限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根据政府文件,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有几个,其中第一个是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算比例;此次调整是自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首次按照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待遇,也是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第一次同步调整待遇,迈出了协调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第一步,是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融合、增强公平性的直接体现。各地区将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法,兼顾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特点,合理确定调整方法和具体标准。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将受益,共惠及1亿多退休人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42号)规定: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关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从2006年7月1日起,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基数调整为: (一)工作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即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二)离退休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基本离退休费,即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 (三)退职人员。按照《国务院关于颁发和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计发基数为本人基本退职生活费,即退职时计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9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659人已浏览
3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