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道购买、使用的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这就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瞒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包括: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其购买和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这就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瞒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遇到欺诈消费者如何维权的方法: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商品的;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商品的;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的;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的。
1、消费者被欺诈的,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要求其退还欺诈钱财,赔偿自己的损失; 2、也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部门投诉的方法进行维权; 3、还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如果与经营者达成了仲裁协议的,可以仲裁解决。
我国《》规定的一般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并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知识及一些情况下需事先鉴定等原因,举证通常是消费者维权的障碍。因此,2014年实施的《》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这一条款实际上是对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即我们所称的举证责任倒置。对于法律规定的商品和服务,不再由消费者举证证明其质量问题的存在,而要由经营者证明质量问题不存在,否则其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这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加消费者维权成功的概率。但值得注意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并非免除消费者的全部举证责任,消费者应当举证证明其向经营者购买了争议商品或者服务,且该商品不能正常使用或者服务出现瑕疵。本纠纷中,老李购买的空调属于耐用品,应适用该款法律规定,老李仅需要提供购买以及空调机出现故障的基础证据,产品质量无瑕疵的举证责任应由厂家承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1,344人已浏览
433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